一、 采石场筹建的现状:
为公路、铁路、建筑、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提供砂、石料的非金属矿山,俗称采石场。其原料以各类岩石为主,矿区均坐落在山坡、小溪边。筹建初期,为减少基建投资费用,矿区应利用落差地形,规划建设,本着先落实生产设备,后配套生活设施的原则。因陋就简,仓促上马,随着生产、销售逐步正常,或产生设备相互不配套而产生影响正常生产和集料质量不合格时,边整改、边建设的状况,这是国内外中小采石场的筹建普遍现状。
二、 采石场装备的特性:
采石场以“破碎成套生产线”(振动给料机、颚式破碎机、圆锥式破碎机、反击式破碎机、圆振动筛、砂石洗选机、皮带输送机、电气控制等构成)相配套爆破、挖掘机、装载机、自卸汽车、供电系统,组成“采石场”机械化作业的生产装置,对掌握各设备的操作工人的技术素质有较高的要求。
三、 采石场人员的现状:
采石场主要管理层,前期将主要精力放在申办各类证照、筹措资金、开拓销售渠道上,对采石场的管理普遍缺少专业的经验和管理措施。
员工的招聘均以当地的农民工为主,文化水平低,缺少专业的培训和教育,职业素质差。以上原因,严重制约了新建采石场的正常安全生产,人为造成机械故障和事故,使整套生产链无法正常运营,边开车,边维修,边停产,往而复始,使采石场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不能自拔,进入亏损状态,直至停产整顿。
四、 管理出效益:
针对新建采石场存在的以上三大缺陷,管理者应从思想上,把抓好矿区管理工作当作重要工作来抓,持之以恒,抓好以下几项工作:
管理组织机构:
1、 制定各岗位规章制度、安全生产操作规程、奖惩条例。
2、 由生产矿长全权负责指挥、监督、检查,并按制度实施奖惩。
3、 制定联产计酬、按劳取酬的工资分配制度(包产量、包消耗、包开工正常率、包安全生产)。
4、 超前配备常用配件库存,制定统一的日维护保养条例及应急预案。
5、 配备好劳动保护的常用品(例:工作服、安全帽、手套、口罩等),供应好防暑降温饮用水等。
6、 配备好下班后能洗个澡、吃饱饭、休息好的生活及文化设施,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。
7、 抓住销售的连续性,禁防集料涨库、停产。
8、 流动资金的及时回拢,确保矿区生产、生活等费用能正常支付兑现。
9、 生产矿长是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,在完善以上制度及措施后,做到安全生产天天讲,天天抓,杜绝事故隐患,才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,确保高产、优质的生产秩序。
10、 积极配合政府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、指导,使采石场的管理持续改进、完善、巩固、提高。为新建采石场奠定成功的基础。